有些5"的(超高效率)全音域,高音可以到13-15K,而且滾降漂亮!
一直以來都喜歡紙盆高音!
那就拿來當高音吧..........
但是必須還要再加顆鋁震模高音當超高(高斜率),做搭配! (絲帶更好)
紙盆高音,柔柔順順的,很自然!
這樣的玩法,是想以多音路,效仿全音域發音。(天真ㄚ)
似乎有些畫蛇添足,何不讓全音域單顆發聲就好
其實三音路,可以玩很多音色,加上L-PAD,可以很好玩
因為喜歡自然音那種感覺
我用了很多高價的古典高音,都無法調出我愛的高音來!
幾乎都飆很高,我的耳朵聽到13K,就已經感覺很高了,在高上去會很不舒服
加上我又近場聆聽! 高音曲線如果不更平直,很容易被我發現,容易產生"噪"的感覺
我將這個全音域,雖是擔任高音,我將它裝在半開放式音箱裡,刻意營照出"ㄏㄨㄥˋ"的聲音來
這樣閒接,會事半功倍!
以三音路來聽,很耐聽!
一開始聽,會覺得無味無素,但是ˋ久聽20小時,覺不問題!
萬一聲底真的太平淡,可以加顆級間來調味,會讓你驚喜的!
全音域當高音,還真有種說不出的"喜憨"!
但是接上去,就拔不下來!
超級DIY,用叭,不記成本!
以下鑑賞一下古叭,讓視覺更開闊
玩家喜歡,可以到EBAY去收尋,很多沒見過的叭,都可以看的見!
當然,要買就得三思,太多風險,寧可花點錢,買台灣賣家的!
Y拍,收尋"加州粉絲",它們家專推古典音響器材,無底價自由標,很讚!
但是,永遠也標不過,那些超級發燒友!
↑↑↑
這形狀,還真............
↑↑↑
背面,原來是J深的。
↑↑↑
俯視圖,喇叭接頭是.................,所以可能是以前的組合式音響啦
↑↑↑
打開背板,這種單體的背後框架,都讓我懷疑,是否當時,是用在廣播系統上
不然設計這種框架,是會影響到空氣導流的!
1

熱門文章
-
↑ 知道嗎? 從事『設計』行業者 就會在這二張圖之間,無法抉擇;我們皆患有『完美主義、強迫症患』 切勿設計人就好 ↓ 『同場比較』 總使贏了真理;也未必得到好聲音 │音響│比未了│
-
我說號角被動分音,要玩好真的不容易 他不只 [分頻] 、 [截頻] 這麼簡單;分音器加入EQ等化線路,才是解決根本 不用在那邊用蝦米ㄏㄨㄥˋ、擺位、補強那邊、線材 EQ等化線路,很容易理解,就像我們在玩主動EQ,那頻段突出或凹陷,我們就搬一...
-
SONY SEM-5W 這是SONY牌錄音室監聽喇叭,旗艦PRO 使用雙15"TAD低音單體,似乎後來SONY也自己開發低音單體及驅動頭 比較特別的是,該SONY監聽喇叭,採電子分音 無內建被動分音 低音與驅動頭,各需一台MONO推...
2013/3/22
試試。拿全音域拿當高音!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