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動分頻,調的真像電子分音。 |
最近,被動分音器做了點變動,線路架構是保守的;從線路上,我使用的雙高音、雙驅動頭、雙低音
比較別的事,低音用上18"+15",驅動頭也是雙雙倆倆
單體,雙雙倆倆的用法,需注意併連或串連,這會影響阻抗,阻抗不對聲音就會不對,還有...相位啦
整體,使用一台10多W的6BQ5推動,夠拉瘋了。
中頻部份,使用雙驅動頭,同樣要注意單體併連或串連;比較好玩的地方,我使用二種不同長度的HORN,再作一道物理分頻 ^___^,使用感想,長HORN+短HORN,相輔相成,一級棒;最後中頻分音器裡的陷波器運用,就是關鍵了。
中頻,玩的是截止、低音能下到多少、中高頻是否截頻、相位,所以長HORN+短HORN可以讓中頻更輕鬆工作,長HORN讓中低頻更容易與低音銜接,短HORN不讓中頻失掉透明感與活生感,至於HORN多長多短,是整合經驗。
高頻,可言重了! 量要夠、飽滿、泛音多,分音階數別太多,相位注意一下;本人對陣列高音,印象很好。
整套多音路系統,可以玩上一整年,細心調整,就可調上多組音色來,因此也買了各種數值電容,應付各種分頻點調整。
多音路,重在分頻整合,我相信一套平衡的多音路喇叭,絕非兩三天事兒,所以喇叭總是賣得比機器貴很多。
使用單體只有15"低音、高音各一對是天然磁,其餘粉磁
多顆喇叭共鳴音效,令人難忘唷
此時,相位幾乎一致,昇音就可以像全音域自然平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