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覺得使用單聲道聽音樂,少了很多干擾(譬如擾人の繞射、相位),可以更清楚音樂真正的表達的故事。
(擾人の繞射)
聆聽單聲道有些限制,它(可能)必須是古典喇叭,具備高效率、或者全頻、號角。最好也放在牆角⋯,我的意思也具備是「擴散能力」很棒的叭叭。(勵磁)
嘗試使用「立體時代」的揚聲器作品擔任「單聲道」的監聽喇叭,我得不到音樂的包圍感與喇叭消失感,渲染力、擴散能力也不足的。
「立體聲」退至「單聲道」
其實,我不知道要怎麼用文字表達這二種聽感,如果能有機會,我們使用「立體聲」「單聲道」監聽,用同一首曲子來辨識!你會發現世界大不同。
我是不在PK這兩種監聽方式的優缺,只是有機會如能遇到玩單聲道系統的人,不仿走進來了幾句。
今天也夠了,躺了一整天在廳房裡,
「人多就是事雜,能獨處就是簡單」
如果你用的古典叭叭,是生於早期(1940前)MONO時代的產物,那麼它將有這些特質。
由於現代人習慣立體聲帶來的聽感,普遍會把MONO時代的揚聲器系統架構在現代立體聲模式,以求空間感、舞台效應、人聲型體、定位、縱深⋯⋯等;如果我們再求精求簡,退至「單聲道模式」,揚聲器允許一邊發聲,盡可能放牆角,再把每張CD、膠片一張張的重新再聆聽一遍,就知道自己的系統有幾兩重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